主题教育│今日学“习”专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
节选第七专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中共【gòng】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和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xīn】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shì】编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3年3月15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演讲、谈话、文章、贺信、指示、批示等410多篇重要文献,分18个专题,共计1031段论述。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专题摘编》的框架结构,为我们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sè】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提供服务了重要遵循。18个专题,总【zǒng】体上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专题为第一部分,第二到第四专【zhuān】题为第二部分,第五到第十七专题为第三部分,第十八专题为第四部分。四个部分前后衔接,相互贯通,既讲是什么、又讲为什么,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既讲学什么、又讲怎么学,形成一个科学【xué】系统、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整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专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xià】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kāi】放的社会主义。我【wǒ】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zhǎn】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g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sè】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2012年11月15日),《求是》杂志2013年第1期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wěi】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现在的关键一招还是【shì】改革开放。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hé】倒退没有出路。现在,推进改革矛盾多、难度大,但不改不行。我们要拿出勇气,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lì】益固化【huà】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7日-11日)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dài】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三十五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lái】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mín】的创造精神【shén】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相对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
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zhàn】,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zhǔ】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gé】开放,别无他途。
当前,在改革开放疑问上,党内外、国内外都很关注,全党上【shàng】下和社会各方面期待很高。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yào】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fàng】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xū】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fāng】向必须牢牢坚持。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疑问的决定〉的说明》(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7-28页
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zhǔ】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邓小平同志在一【yī】九九二年提出,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段,我们才会在【zài】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次【cì】全会在【zài】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要推进国家治【zhì】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shè】会主义制度的必然【rán】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我们之所以决定这次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疑问,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就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考虑的。
——《把完善和发展中【zhōng】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lǐ】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45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能力时代变【biàn】化,既改革不舒服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lǜ】法规,又不断构建【jiàn】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lǜ】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shì】转化为【wéi】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把完善和发展中国【guó】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tǐ】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47页
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改革开放四十年的【de】实践启示我们【men】: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疑问。我们扭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zhǔ】义制度这个关键,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shè】会活力、永【yǒng】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提供服务了有力保证,为维持社会大局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保障国家安全性【xìng】提供服【fú】务了有力保证,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建立了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历》(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论把握新【xīn】发【fā】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93页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xū】坚持正【zhèng】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关【guān】键是我们把【bǎ】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xīn】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开放必须勇于解放思想,但解放思想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因而改革开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有的人把改革开放定义为往西方“普世价值”、西方政治制【zhì】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开放。这是曲解我们的改革开放。不能笼统地说中国改革在某个方面滞后。在某些方面、某个时期,快一点、慢一点是有的,但总体上不存在中国改革哪些方面改了,哪些方面没有改。疑问的实质【zhì】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段也是不改。我们不能邯郸学步。世界在【zài】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实【shí】行改革开放【fàng】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yī】条。在方向疑问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zhǎn】,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既以四项【xiàng】基本【běn】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深化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7-28页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tuī】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tǐ】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chǔ】又涉及上层建筑,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gé】产【chǎn】生重要作用,每一项【xiàng】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我们要把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shēng】态等各【gè】方面改革开放有机衔接起来,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深化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7-28页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zhǔ】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四十年【nián】的实践启示我们: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jué】定命运。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dìng】。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十三亿多人口【kǒu】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bù】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kāng】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
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ch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de】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自信”,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jìn】方向。改什么、怎【zěn】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zǒng】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gǎi】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lù】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zhōng】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长期坚持,决不动摇。
——《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历》(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fā】展理念、构【gòu】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92-293页
四、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de】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quán】性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yán】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de】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深化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为各国在华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治【zhì】环境。我们将【jiāng】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hù】联互通。
——《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85页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huì】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yuán】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háng】高水平【píng】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qián】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wù】项目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区域【yù】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项目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zuò】和竞争新优势。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7页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正在【zài】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j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gèng】好惠及世界。欢迎各【gè】方把握【wò】中国发展新机遇,积极深化对华合作。
——《弘扬“上海精神”,深化团结协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2020年11月10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82页